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

【完美『心』生活】------再談預防心臟病

中年是人生的警戒點,尤其在冬季氣候變化無常,發生心臟病的機率也驟增,大部分的心臟病都和生活形態相關。但是現在開始改變,仍不嫌晚,只要實踐健康的生活形態,就可保護心臟,預防或改善心臟病。


隨著每次心臟跳動,血液首先進入右心房,再進入右心室,然後到肺部取得氧氣,接著進入左心房,再流進入左心室,最後,充滿氧氣的血液會隨著四通八達的血管,流到全身各部位。

我們的心臟也不例外。有三條血管負責供給心臟血液,稱之為「冠狀動脈」。正常的冠狀動脈內部很平滑,所以血液可以順暢的流入心臟。但是有心臟病的人,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在血管內形成一種叫「斑塊」的蠟狀或粥狀混合物,造成血管彈性變差、變窄,阻塞了動脈,也限制血液流動,這種現象稱為『動脈粥樣硬化』。如果冠狀動脈完全堵住了,就會心臟病發。

我在去年﹝2008‧05‧28﹞曾至衛生署新竹醫院做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檢查,發現多處斑塊形病灶伴隨左前降支冠狀動脈近段重要﹝>50%﹞管徑狹窄。幸好頸動脈正常,核磁共振造影檢查壓力與重分布心肌斷層灌注掃描,並未發現心肌缺氧現象。於是開始注意飲食、運動、控制體重、保暖………等。

美國醫學研究人員於1950年代韓戰期間為士兵驗屍,發現有四分之三的人,冠狀動脈理有厚厚的斑塊,而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!他們是早在青春年少時,隨著一餐餐油膩食物,斑塊靜悄悄開始在動脈壁上堆積。大多數的心臟病發作,是因為動脈壁有沈澱物而形成血栓,血栓破裂,移到血管末梢,把末梢血管完全堵住,阻礙血流。

幾十年前醫生會對心臟病患建議,多半是回家好好休息。不過我們現在知道,這麼做可能讓病情更加惡化,「即使一個人不過胖,缺乏運動仍然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」,運動能增加HDL濃度、降低血壓和三酸甘油脂濃度,血中纖維蛋白原蛋白也較低,這種物質在血塊的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另外放鬆心情,不要輕易發脾氣,壓力會損害心臟,不過當你學習照顧心臟,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,動脈中的斑塊真的會縮小,也比較不會破裂,導致心臟病發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