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

從「遺愛」到「遺憾」談五指山

日前報導有一位劉姓退役軍官,生前和台大醫院簽下大體捐贈志願書,民國九十七年以高齡九十五歲辭世後,隨即將遺體送往台大醫學院供教學研究使用。直到今年台大通知家屬,劉老先生大體將在明年使用期滿,可先行安排葬厝事宜,劉老太太因不黯法令,錯過國軍退役官兵申請葬厝規定的六十日申請期限,劉老先生被拒於國軍公墓門外,令家屬無法接受,轉向立委陳情,「我們一生都獻給國家,死後連身體都肯捐,為什麼還要這樣限制我們!」

劉老先生的遺孀今年已九十三歲,她表示,夫妻兩人從抗戰時期就抱持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操投身軍旅,曾同在華北淪陷區從事特務工作。抗戰勝利後仍一路跟隨部隊,最後來到台灣定居。兩人雖已退役多年,仍經常從事公益活動,十幾年前第一次聽到大體捐贈時,就決定一同簽下志願書,希望往生後然能遺愛人間。


劉老太太表示,身後入厝軍人公墓,對於服役多年的老榮民是莫大榮耀,捐贈大體更是為了替國家盡最後一份心力,希望國防部能對軍人、軍眷有更多同理心,「我們要的不是優待,而是交代」。


「身體都可以不要了,我們還要什麼?」劉老太太強調,自己不想爭些什麼,只是不能理解,為何出自善意的捐贈行為,卻可能讓為國貢獻一生的老伴無法入厝國軍公墓,「是不是還有很多人跟我們一樣」、「以後會不會讓人不願意捐了」。




過去也曾遇過捐出遺體的老榮民,在醫學院使用期滿火化後,才發現無法入厝國軍公墓,家屬只能悲傷地捧著骨灰罈另覓他處。大體捐贈事關醫學發展,更是社會大愛精神展現,況且許多榮眷年事已高,難以熟悉法令資訊,一不小心可能就造成終身遺憾。


幸好國防部基於人道精神,從善如流決定修改規定,載明「大體捐贈者不在此限」,並溯及既往,待內部審議通過後,劉老先生的問題立刻能夠解決。




五指山「國軍示範公墓」位於汐止市與台北市交界的五指山區,於民國71年3 月29日啟用至今,據說:五指山原先是規劃高爾夫球場,後來發現土質太硬,才變更為國軍公墓,也許有人會以為祂和一般的公墓沒什麼兩樣,也會讓人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?那你就錯了!此地的公墓規畫得很好,不但成行成列,還分階級安葬,整齊、環境良好,有專人維護管理維護!我曾說那裡就像一座營區或是一個眷村並不為過!聽說現在已快額滿了,爾後不再擴建。《所以要去住要快喲!免得到時一位難求!哈!哈!開玩笑的〉




五指山系涵蓋內湖、士林、中山三區,包括古典幽靜的圓山地區,造型獨特的金面山、剪刀石山地區,森林資源豐富的大崙頭山、大崙尾山地區,名剎、山峰聞名的碧山地區,大湖山色的白鷺鷥山地區,輕鬆步道伴隨鳥語花香的內溝山地區,與白砂岩產區的白石湖山、開眼山、龍船岩地區。沿途風光明媚,路徑通達,適合舉家健行,途中可至附近名勝古蹟探就一番。





五指山很美,是一個風景區!也有許多登山步道,標示都很清楚,現在許多登山客、單車族假日都到那兒去運動,五指山山頂的涼亭視野很好,假日看風景的人很多,基隆海岸、基隆嶼、協和發電廠、內湖、信義區都在眼簾,春天可欣賞櫻花、日出、雲海、看台北夜景,也可以遠眺夕陽下的七星山!高度不很高(約六百公尺),倒是還滿涼爽的,夏天是個避暑的好地方.!




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談到五指山公墓,本班同學朱健育、黎邦權也住那!我說我有兩座勳章(獎章不能申請),我夫妻往生後可申請同住那兒,且按階級安葬,有人管理、環境也不錯,朋友說:千萬不要!他們眷村有人葬在五指山,經常託夢回來說鞋子不夠穿,家人問:為什麼?他說:每天早上早點名以後要跑步,鞋子磨的快所以不夠穿!我那朋友說:在世的時候當軍人每天早點名後要跑步,往生後還要早點名跑步,不幹!哈!哈!博君一笑!


沒有留言: